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8章 (第2/3页)
意,很郑重地祝边胜清一定成功。 那时候他不知道,边胜清已经确诊癌症了。治疗的高昂费用让他对现实妥协,开始不挑不捡的接活儿,但是写了两年,那部没做出来的音乐剧始终是梗在胸口的一根鱼刺。 于是他闭关半年,带着《十八岁半》的剧本一头扎进了已经发展到风口上的剧圈。 边胜清不是病好了,是他的病已经没办法救了。不停歇的化疗只是尽力维持住现在的状态,尽可能的减缓恶化。 现在的剧圈也许已经不缺他来发展了,也不会被他改变,但他就是纯粹地想把一部属于自己的剧做出来,可能也算给自己的半辈子一个交代。 谢白榆是第一个加入的。 知道老师的钱已经都花在治疗上了,他主动跟边胜清说工资能够他吃饭就行。 “但是老师,你也知道我在业内名声不怎么样。”当时的谢白榆开诚布公地跟他打预防针,“我不能保证不会影响到你。” “我相信你的能力。”边胜清对他说。是相信他的能力,是对他这个人,不是因为他的身份。 谢白榆沉默了。 最后签合同的时候,他说:“我保证尽我全力,如果弹不好,你杀了我。” 收到边胜清的微信说主演签了覃冶的时候,谢白榆是震惊的,他当然听过这个内娱的名字。他觉得这两个人里肯定疯了一个。 边胜清没跟任何人说过他和覃冶的交情,也没人知道覃冶是主动加入的。 除去所有刚性开支以后,边胜清根本就没剩下多少预算给演职人员,他能开出的场薪差不多是一个戏剧学院男大学生的标准。说文人清高也好,他就是不想用,他只想要能把安之演活的演员。这个角色只靠天赋也不行,要有阅历。 剧圈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