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二十四、这些年 (第2/3页)
,以至于她有时会想,荀鉴长得俊美,是像母亲的缘故。 荀鉴很少与她提及亲生母亲,陆晏吟猜测,大概是因为母亲的离去给他带来太大的伤害。 宣仁元年,也就是荀家离都后的第二年,荀母过世了。 她走时还不到叁十岁。 周致仪知道这事是在荀父寄给陆龄生的书信中,她伤心至极,大哭了一场。 陆晏吟听母亲留着泪叹“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”,她听不懂,但能懂得其中的伤感。 芳魂已散,红颜薄命,她想,荀鉴一定很伤心。 “洛洲不是个好地方。”荀鉴终于开口。 “常年干旱,天不眷顾,我们去到那里,连维持生计都难。” 荀鉴平静的道:“母亲是去了洛洲之后,身体每况愈下,最后还是没能撑到回都的一日。” 他没有说那些年是怎样的艰难,光景是如何的难过,只是语气平淡的说出让人揪心的话:那个地方要人命,他的母亲在那死去。 陆晏吟很想安慰他,但开口时却不知怎么措辞,她顿了顿,抽出手臂用手掌轻抚着荀鉴的鬓。 荀鉴将她的手捉住了,道:“怎么跟哄小孩儿一样?” 陆晏吟埋首在他颈间,蹭了蹭,没说话。 荀鉴接着说:“新帝即位,原先的吏部尚书因为政斗失败病死在狱中,父亲的仕途才有了一线生机。” “你在徽山书院,过得开心吗?”陆晏吟忽然问。 荀鉴笑了,道:“我与骆元举不同,整日被先生追着训斥,读书嘛,哪有什么开心与否。” 陆晏吟也笑,将他抱得紧了些。 “连中叁元的荀明彻,也会被先生训啊?” 荀鉴颔首,“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